江西抚州临川区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助力乡村教育—— 优质教研也能在乡村生根发芽
信息来源: 发布日期:2025-3-25 浏览次数:351
字号【    

    如今,即便是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最偏远乡镇茅排乡的农村学校,上美术课也已是这番景象:任课教师先用一体机给学生播一段美术课,看专业的教师怎样教学生画画,然后教室里的教师再组织课堂教学。


  农村学校,教育信息相对闭塞,教育优质资源相对薄弱,为了让农村师生享有城区同等优质教育资源,江西抚州临川区教体局积极探索,搭建了集课程资源库、在线学习平台和教研社区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化服务平台,让优质教研在乡村生根发芽。


  “您的课堂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,学生参与课堂率为97.3%……”这是智能系统对抚州市临川区嵩湖乡中心小学某一节课的评价。


  “以前教师回顾课堂主要是采用‘电影式回忆’或观看录像带,缺乏‘微观’角度的研究。”嵩湖乡中心小学付老师介绍,借助音视频采集和AI分析还原课堂,可以对教师的语速、问题的有效性、学生的专注度、新课标的落实度等进行详尽分析。他自己写教学反思时有了大量的依据可以参考,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。


  除了教学反思,“模仿名师”也是青年教师个人研修的主要方法之一。


  “我把名师的课堂录像带导入分析系统,课堂智能反馈系统能够将我和名师的课堂进行数据对比,并生成一份AI报告。”抚州市临川区第五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师黄敏表示,通过对比和分析,她不断清晰自己的成长路径。


  如何从一个教师的成长,辐射到更多教师变成更多的人成长?临川区教体局推出了“线上+线下”混合式培训模式,覆盖全体教师。


  线上提供灵活多样的“菜单式”点课学习形式,如直播授课和录播视频;线下则组织专家讲座和工作坊,强化面对面交流和实操训练。经过近3年的实践,临川区逐步形成“订单式问题征集”“网络集体备课”等数字化协同教研模式。 


  目前,临川区建立了11个城乡教学(教研)共同体,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、个人试讲与集体会诊、上课与听课、说课、议课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,助推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。如展坪镇中心小学将当地非遗文化“莲花枪舞”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融合,编造出“莲花枪操”,通过“专递课堂”反哺城区体育教学。


  “教研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提升,途径则是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。”临川区教体局党委书记、局长乐勤光表示,以前,农村学校由于缺乏专业引领、教科研活动不接“地气”等原因,教研效果不佳。因此,需要提升教研管理,确保能更深入、更具体地指导教师开展教研工作。


  现在,通过统一采用平台化管理,临川区把研修平台角色权限和学校管理人员职能相结合,做到权责分明、责任到人。学校对各个教研组开展数据化评价考核,从平台数据中心查看全校教师的教研参与数据,通过磨课中心、评论中心等板块的信息反馈,明确学校、教师到底有哪些需求。管理者根据教师需求,并结合教研流程的时序节点,把控教研进度,随时调整时间、主题、内容等,推进教研进程,从而确保高效、有力的教研执行力。


上一篇:北京市丰台区探索将AI技术融入课堂教学—— 以人工智能推进区域教育变革
下一篇:四川甘孜全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,赋能优质均衡—— 学校入网“链” 教育向“云”端

联系我们

(电话)028-86133248 接听时段:工作日9:00-12:00;13:00-17:00(寒暑假除外)

(邮件)bgs@cdjzs.com

(地址)成都市金牛区同兴路2号

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2544号

蜀ICP备09003940号-11

川教JG-20120011

主办单位: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

系统提示
请填写关键词!
确定